第九十四章 特训开始-《下班,然后变成魔法少女》
第(3/3)页
不过,在短暂的思考后,她还是顺从自己的本心,给出了答案:“就算那样的话,我应该也会继续当魔法少女吧?”
“为什么?”
“因为……”
林小璐挠了挠脸颊:“我姑且还是因为喜欢,才当的魔法少女呀。”
这个答案,让翠雀结束了问询。
她沉默了一会,然后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粉笔,拍了拍手。
“很棒的回答,我知道了。不过,因为你的魔装情况很特殊,所以我需要和其他更专业的人请教一下,才能制定出你接下来的训练方案。”
她拿起一旁的黑板擦,擦掉了身后小黑板上的字迹:“那么,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吧。”
“今天是1月5号,接下来我会再给你们3天时间,到1月9日为止,这几天你们可以把学校里的作业处理一下,写不完也没关系,毕竟3月份考核,异策局方面会帮你们跟学校请假,你们直到3月中旬才需要回学校上课。”
“但是,与之相对的,1月9日之后,到2月10日,这一个月期间,会是你们参加考核前最后的特训期。”
她放下手里的黑板擦,抬手在黑板上拍了拍:
“做好准备,这会是你们成为魔法少女以来,最为严格的特训。”
……
……
之所以能说出“最为严格的特训”这种话,是因为翠雀知道,她为这一个月制定的训练目标,是正常强度的训练绝对无法达成的。
为了让三名后辈的战斗力能够尽可能最大化,她也为每个人都量身定制了不同的训练课程。
除了不停锻炼魔装,以求魔装的成长以外,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。
比如白静萱,作为一名芽级魔法少女,其战斗力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出色,甚至于再算上她偏移者的身份,其作战能力绝对是超出了白牌考核的要求的。
哪怕今年的考核会比往年的更难,翠雀也丝毫不怀疑白静萱有通过考核的实力。
只不过,这份实力,白静萱很多时候并不能随意使用。
一来是因为她对残兽魔力的操控尚且不成熟,就和此前的林小璐一样,很多时候都需要情绪上的波动才能促进魔力的偏移。
二来,则是因为这是国度考核,白静萱不应该,甚至绝对不能在考核中暴露自己的残兽魔力。
毕竟在这个世界上,偏移者少之又少,但爪痕的成员可是四处流窜,绝大多数魔法少女可能没见过偏移者,但绝对是见过爪痕的。
一旦白静萱使用了残兽的魔力,并且被其他魔法少女看见,那么她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绝对不会是“这孩子是不是偏移者”,而是“她是爪痕”。
魔法国度的相关律法没有规定爪痕不能参与资格认证,但与此同时,爪痕的成员并不被承认为正规魔法少女,不仅不被允许进入魔法国度,一旦被发现,任何国度魔法少女乃至妖精都有义务对其进行逮捕。
换言之,白静萱只要在国度中暴露了自己的残兽魔力,接下来面对的绝对是无穷无尽的麻烦。哪怕本次考核的地点是卢恩诺雷,祖母绿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庇护,但资格认证这种众目睽睽之下的活动,违规者的考核成绩绝对是会被取消的。
对此,祖母绿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案,那就是把白静萱偏移者的身份上报给王庭和魔事院,将其身份资料在王庭中进行备案,必要时提交给考官,那么白静萱就可以作为“官方认证”的“唯一残兽魔力偏移者”参加资格认证了。
翠雀想都没想就否决了这个方案。
姑且不提她对国度王庭的不信任,为了防范王庭,她已经从金绿猫眼那里把三个孩子的任调权全都拿到了自己的名下,此时断没有道理再去自投罗网;此外,如果执行了这个方案,翠雀随便想想都知道白静萱会在考核的过程中遇到多少异样的目光。
思前想后,既要让白静萱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,又不能被人发现残兽魔力,最稳妥的做法也就只剩下一种了:让白静萱隐藏自己魔力中的残兽特征。
听上去非常天方夜谭,但实际上完全有可能实现,事实上,翠雀之所以能给出看上去如此不可能的方案,还要多亏了林小璐。
正因为林小璐此前学习浊化时一闪而过的灵感,才让翠雀也意识到,偏移者对自己的魔力进行两次浊化以后,就可以得到偏移后的魔力底色。
既然如此,让类爪痕形态的白静萱使用两次偏移,其魔力底色是不是就会重新变回魔法少女?
如果能做到这一点,白静萱就可以既保持类爪痕形态的魔力量和战斗力,又能继续使用魔法少女性质的魔力。
就算做不到两次浊化,那么放弃使用残兽魔力,仅仅只用魔法少女的魔力和浊化的技巧,对白静萱的战斗能力也是大幅度的提升。
于是,在与麻生圆香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之后,翠雀最终给白静萱制定的目标就是:一个月内完成魔装的形态分离,以及对浊化技巧的学习。
也因此,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白静萱的学习对象从翠雀变成了麻生圆香。
虽然因此不能天天跟在翠雀边上,让白静萱感觉到了不适应,但好在她是个很听话的孩子,知道这些学习对自己很重要,所以还是乖乖去了。
而柏安市小队的成员也都还算通情达理,除了木百合对白静萱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应激反应以外,另外两个人对白静萱的态度都是相当友好的。
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,原本和柏安市小队相对生分的白静萱也渐渐与其熟悉了起来,很多时候也能看到她脆生生地对着含羞草和白蓟打招呼的场面。就连木百合,哪怕她再怎么抗拒,白静萱也经常会和她互动一番。
对此,翠雀可以说是非常欣慰。